方名 | 黃芩湯 |
---|---|
規(guī)范名 | 黃芩湯 |
經(jīng)典 | 經(jīng)典 |
出處 | 《傷寒論》(漢?張仲景) |
功用大類 | 清熱方 |
功用小類 | 清臟腑熱 |
處方 | 黃芩(9克),芍藥(9克),甘草(3克),大棗(4枚) |
炮制 | 上四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再,夜一服。 |
功用 | 清熱止利,和中止痛。 |
主治 | 熱瀉熱痢。身熱,口苦,腹痛下利,舌紅苦黃,脈數(shù)。 |
方解 | 暫無。 |
禁忌 | 斟酌。 |
化裁 | 暫無。 |
附方 | 無。 |
附注 | 本方與芍藥湯均治熱痢。但本方的清熱燥濕功用較遜,多用治濕熱泄瀉、大便不暢、口苦兼身熱之證;芍藥湯清熱燥濕之力頗強(qiáng),且能行氣調(diào)血,多用治濕熱痢疾、瀉下赤白、腹痛里急、肛門灼熱者。 |
文獻(xiàn) | 無。 |